大盂鼎相关论文
国宴、家宴、大宴、小宴。在外吃喝,说得正式点就是宴。那宴是什么? 先说字形。金文中的宴字,和现在的宴字几乎一样。宝盖头下是“......
清道光初年陕西岐山礼村出土一对带铭铜鼎,作器者是西周康王时的大臣,名叫盂,因此学者管那只大鼎叫大盂鼎,管那只小鼎叫小盂鼎。......
青铜器在甲骨文盛行的殷商时期,就已经出现。古人称铜为金,铸或者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(铭文),就被称为金文。殷商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中,金......
通过对大孟鼎铭文和《书·酒诰》的对比研究。并参照有关古文字材料、传世文献材料,探讨商末周初饮酒风气的突变及其影响。
A Com......
散氏盘又名矢人盘,是西周厉王时期的器皿,清朝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,曾藏于乾隆内府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散氏盘铭文共19行,375个......
如果说甲骨文代表了殷商时期书法的最高成就,那么,西周时期书法的艺术成就则集中体现在金文上。金文主要是指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物上......
提起大篆书法,人们首先会想到《石鼓文》,其次或许还可以列举出《大盂鼎》、《散氏盘》、《虢季子白盘》和《毛公鼎》等有限的几......
清光绪十六年(1850年),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了大克鼎等一批重要青铜文物.时任工部尚书的潘祖荫闻讯后以重金购下大克鼎.潘祖......
道光初年,有两只带有铭文的青铜鼎从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出土,后世以其铭文的大小来命名,分别称大、小盂鼎。大盂鼎通高101.9厘米,口径77.......
商末周初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的繁盛期,青铜圆形鼎范铸工艺十分复杂精细。作为西周早期典型的圆形青铜大鼎大盂鼎,如按古代传统范铸工......
<正>提起潘达于,知道的人可能不多;但说起大盂鼎、大克鼎,大家都知道是我国古代的青铜器,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?这里边有一个非常......
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后母戊鼎、大盂鼎、虢季子白盘、永寿二年错金钢刀四件文物,其流传经过、铭文释义、铸造工艺以及历史文化内涵,体......
<正>落照堂藏大盂鼎铭文旧拓本两纸,铭高33厘米,阔33厘米,其一左下方有"闻宥之鉨"朱印(图一),其二印在右下方(图二)。大盂鼎清道光......
甲骨文、金文和传世文献中有"王臣"的记载。甲骨文中有一类"王臣"是商王的私兵;还有一类"王臣"主要协助商王进行占卜活动;"王臣"内......
<正>清代晚期,在有"青铜器故乡"之称的陕西,出土了毛公鼎、大盂鼎、散氏盘、虢季子白盘四件青铜器,轰动一时,影响深远。这四件青铜......
<正>鼎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青铜器器类,鼎之轻重与大小,往往代表着使用者的社会地位的高低。在商周之际前后,有一类形体硕大......
2018年伊始,安徽美术出版社联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《中华宝典-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(第一辑)》,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,陆......